不常吃蟹的朋友会有疑问:冬天来,大闸蟹还有秋天那么美味吗?
他们认为冬季的大闸蟹已经过了长膘阶段,口感会大不如前。但是,真正的“吃货”会知道,冬天有与“秋蟹”相比不输分毫的“冬蟹”!
冬至以后,寒露一过,大闸蟹的性腺——“蟹黄、蟹膏”就开始迅速发育,民间常言“水不够冷,蟹就不好吃”,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。
这时大闸蟹膏脂肥厚,蟹肉扎实,味道更加鲜美!所以也有人说,在冬天,“吃雄蟹就是王道”。
冬蟹同羊肉一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在冬天吃能有御寒强体的效果,对我们的身体大有好处——
冬蟹肉多,脂膏肥满,味鲜美,营养丰富,蛋白质含量高,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及矿物质,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。其特别之处在于还有抗结核的作用,吃冬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。冬蟹可清热解毒、补骨添髓、养筋活血、通经络、利肢节、续绝伤、滋肝阴、充胃液之功效。对于淤血、损伤、黄疸、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都有一定的食疗效果。
冬蟹的好处如此之多,自古就是大家的心中的“香饽饽”。
过去在寒冬腊月里,气温下降,就难以捕捞到螃蟹了,要吃上这么一顿“蟹宴”,可是一件稀罕事。
现在蟹农会分时节投放一些饵料:湖鱼、湖虾、螺蛳,让螃蟹到了冬天也生龙活虎;加上捕捞技术的不断改良,大闸蟹的产量提高,蟹汛期也大大延长。
阳澄湖是离长江口最近的草型湖泊,大闸蟹们便纷纷“搬家”到这里定居。再加上这里离长江出海口不远,湖水含盐量较高,这里的大闸蟹蟹肉微咸,反而更能激发出鲜甜。